治疗应注意治疗个体化,即根椐患儿的个性、心理特点、病根、患儿所处的环境制定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治疗前医师首先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和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对家长与患儿分开询问病史,详细了解病根,以谈话形式消除患儿的焦虑情绪,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痛苦与矛盾,告知患儿该病可以治好,重树自信;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及检查以免焦虑、恐慌而加重表现;避免家长负性语言或行为暗示,消除导致癔症病发的负性精神要素。改善学校与家庭环境, 消除诱因。确立诊断后即予暗示治疗, 暗示治疗是癔症较有效方法之一, 也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予语言暗示,效果欠佳时可予药暗示或针灸等。还可采取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法可使原引起癔症的精神要素逐渐失去引起作用,以达到减少病发或治好的目的。对癔症集体病发应予集体心理治疗, 按病情、年龄及文化程度将患儿分成小组,选择集体游戏、讲座等形式,说明病根,消除焦虑情绪,舒缓躯体不适。
药治疗
对癔症精神表现较好或痉挛病发者可予地西泮或小剂量新型抗精神病药。儿童不宜长期用药,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其他治疗
对癔症痉挛病发、嗜睡状态、木僵状态者可采用人中、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的针刺治疗。
分离型癔症
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呈烦躁、哭闹、冲动、砸物、揪发、撕衣、或地上打滚抽搐。病发时间长短不一,病发后有部分遗忘。病发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态度和程度有关;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围人注意的地方,持续时间较长。
转换型癔症
以痉挛病发、瘫痪、失明失聪、失音等为主。如跌倒昏迷状,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四肢瘫痪而不能走路或不能手活动,突然说不出话或声音嘶哑等。这类表现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前后出现。该型儿童少见,如有类似病发多受周围人病发的暗示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